使用 MacBook Air M2 两周后,这三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
这台搭载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16G+1T)已经被我重度用了两周了。本期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使用感受。

它有三个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
依然很 Air
首先就是轻。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款的 MacBook Air 照片或者视频,都觉得好像变厚变重了。其实这是一个设计上的问题。新款抛弃了以往的楔形设计,采用等厚的设计,再加上底下的四个脚垫做得比较高,所以放在桌子上看起来确实显得变厚了。

而一旦你把它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它依然很轻很薄。实际上,它的机身厚度是比上一代 Air 最厚的地方要薄,重量也比上一代还轻了一点点。但是它的屏幕还比上一代变大了一点。所以从轻便上,Air 还是很 Air。


我过去几年用 MacBook Pro 比较多,13寸的,15寸的都用过。尤其是上班那几年,经常背着一台 15 寸的 MacBook Pro 来回通勤,其实还是挺重的。所以去年 M1 芯片的 iMac 一体机发布,我就把原来那台 15 英寸 Intel 处理器的 MacBook Pro 卖掉,买了一台 iMac。用着是真爽,主要是 M1 芯片真的太强了。
但是台式机的限制就是,我想用电脑就只能在书房固定的桌子用。出门一般就带 iPad Pro 临时用一用。
这十几天,这台 MacBook Air 让我重新找回随时随地开始使用的感觉。我就会很自然的把它拿到家里不同的地方去用。比如说沙发上面,餐桌上面,床上、甚至是有时候会坐在地上用。

而且不只是轻,它也不发热,所以这个天放在腿上也不会烫得不舒服。
对了,虽然新款的尺寸比上一代略有提升,但是如果你原来有 13.3 用的电脑包,依然可以给这款 13.6 英寸的新 MacBook Air 用。

电池也太能用了!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电池续航真的太顶了。就有种怎么用都用不完的感觉,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了。正常轻度中度使用,可以轻松用10个小时以上。
而且这一代 Air 用回了经典的 MagSafe 充电,相当于充电使用的时候,就还有两个雷电接口。这样的话你可以再连个显示器,还可以再连一个外置存储,比如移动硬盘或者SD读卡器。

另外这一代的充电还有一个提升就是支持快充。虽然它附赠的是 35W 的双口充电器,但其实可以支持最高 67W 的快充。我手里没有 67W 的适配器,但是有一个 65W 的,应该也差不了太多。我试了一下,速度确实挺快的。
使用65W充电器,从30%电量开始充。
10分钟充到48%
20分钟充到64%
30分钟充到75%
35分钟充到80%
如果你想了解更严谨的 Mac M2 续航测试,推荐你看这个视频。
BV18B4y1b7gj
提到充电,不管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它们用的都是锂电池。锂电池最怕的就是过充过放。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等电池电量很低很低甚至是自动关机了才开始充。而且最好也不要一直插着电源用。如果你习惯了一直插着用。可以在设置里打开「优化电池充电」。

性能超预期,我不想选 Pro 了
最后一点就是性能,这一点也是超出我的预期的。
我早先年其实也买过 MacBook Air,但是那个年代的 Air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便携了。它的屏幕也不行,性能也不够。所以我一开始还是习惯性的觉得 MacBook Air 的性能定位,就是入门级。
即便我也感受过 M1 的强大了,M2 理论上会更强。但是放在一台这么紧凑的,又没有风扇散热的 MacBook Air 上面,它的性能究竟能够有多大的发挥,我一开始是存疑的。
但是,这一次 MacBook Air M2 彻底改变了我对 Air 性能的固有认知。主要是M2 芯片真的太强了。

我以前用的几台 Mac 笔记本都是 Intel 处理器,虽然像15寸 Pro 的性能也挺强的,但是代价就是在处理一些稍微重的任务时,你要忍受它风扇的噪声,还有发烫。
但是这台机子我用了十多天,它就没有发热过。正常使用情况下它都是凉的,即便是用它剪辑 4K 视频也是如此。最多就是常温。而且因为无风扇设计,永远安安静静。
以前我会说,要轻薄就选 MacBook Air,要性能就选 MacBook Pro。但是我觉得这个分类标准,起码在我自己这已经不太适用了。M2 真的可以让我同时拥有轻薄和性能,并且续航长,更凉爽更安静。
如果你也不是需要做那种像剪辑 6K、8K,或者超高码率的视频之类的比较重的工作。MacBook Air M2 用来上网页、看视频、用 Word、PS 这样的文字或图像处理软件、或者剪辑一些一般的视频,MacBook Air M2 都可以非常轻松的完全这类使用。
除了上面说的几点。新款在很多细节方面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比如更大更亮的屏幕,更高清的摄像头,更好的扬声器系统,全尺寸功能键的键盘。也可以算上两款新的配色。

购买
接下来再来聊聊「买」这件事。
如果你是第一次打算尝试 Mac,你要先了解清楚,你日常或工作用的软件,是不是在 macOS 上都有,如果有的话,我很推荐你尝试选择一台 M1 或 M2 芯片的 Mac。如果有一些必要的软件在 macOS 上没有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选一台 Windows PC更靠谱。
我自己使用 Mac 已经快10年了,不管是我上班时做web编程开发,还是业余时间做公众号,还是辞职后开始自己做视频内容,Mac完全都能满足我的使用需要。
但不管怎么样,现阶段我是不推荐买任何 intel 处理器的 Mac。
价格,确实相比上一代贵了不少。
有人说完全可以买 Air M1,便宜很多,性能也不算差,又没有刘海。也有人说,如果选配 16+512,都可以再多加点钱买同样是 16+512 的14寸 Pro了。其实每个人的选择便好、侧重点,预算都不一样。自己喜欢哪款就买哪款。
外观
最后,我们在再聊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新款 MacBook Air 的外观。
我选择的是午夜色。它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光线下,感受会不一样。光线亮的地方,它透着一点蓝色,光线暗的地方,它就几乎快变成黑色了。

尤其是夜晚灯开得比较暗,又开启暗色主题模式,就真的很暗夜。我觉得经常晚上用电脑的人应该跟我一样喜欢这个颜色。
但是这个颜色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沾指纹,很多人吐槽说午夜色就是指纹收集器,的确是这样。尤其是在光线比较强的环境下比较明显。所以如果你接受不了这一点,还是建议选别的颜色。比如新的星光色也很好看。

我自己其实已经习惯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午夜色的。
然后就是这个刘海。一开始我也是不太能接受,但是我真正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用的时候不会去注意到它。我的视觉焦点都是在跟着正在用软件走的。而且在全屏模式下,这一块是看不到的。